世界领先 西安交大用3D打印技术重建脊柱脊髓
小编最近了解到由西安交通大学贺西京教授研究团队,完成的“三维(3D)打印技术重建脊柱脊髓功能的临床应用与相关研究”项目,结合金属3D打印技术,研制出人工颈椎假体可以转动技术,为解决颈椎次全切、减压融合术后活动度丧失这一难题提供新思路。
该项目引领国际相关治理水平,结合金属3D打印技术,开发出个性化穹窿顶钛笼式人工颈椎,在国际上提出创新式椎体次全切术后可动人工椎体-椎间盘复合体植入、重建椎体运动单位功能的理念,研制出可动人工颈椎假体和人工寰齿关节,为3D打印医疗领域带来新的道路。
3D打印个性化穹窿顶钛笼,取消了传统钛笼的锐利边缘,使穹窿顶钛笼精准适配颈椎解剖特点,同时增加钛笼与椎体的接触面积,长期佩戴稳定性增强,比传统手术进行治疗方式比3D打印钛笼塌陷等并发症发生率从大约90%降低到10%,提高手术疗效。
3D打印可动人工颈椎还有一个特点,在国际上创新性的提出了椎体次全切术后可动人工椎体-椎间盘复合体植入、重建椎体运动单位功能的理念,结合金属3D打印技术研发出一种既能保留颈椎稳定性且重建椎间运动的非融合假体,从而为解决颈椎次全切、减压融合术后活动度丧失这一世界性难题提供新思路。
贺西京教授主要从事脊柱脊髓损伤与疾病的治疗与研究。在手术治疗颈椎病、脊柱脊髓损伤、颈腰椎间盘脱出及椎管狭窄、脊柱畸形等疾病方面积累了临床经验。取得许多科研成果并获陕西省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在SCI杂志及中华外科杂志、中华骨科杂志发表学术论文等,3D打印技术植入物可以跟现有骨骼非常好地结合起来,而且还能缩短病人的康复时间。
3D穹窿顶钛笼可以很好地跟周围的骨骼结合在一起,所以它并不需要太多的“锚定”,植入进去的3D打印穹窿顶钛笼将跟原脊柱牢牢地生长在一起,这也意味着未来不会发生松动的情况,并大大降低并发症。
- 创想三维:3D打印机为C-5超级银河飞机紧急提供17个部件2019-02-16
- 《流浪地球》幕后英雄:3D打印机制作影视道具2019-02-15
- 创想三维:3D打印机制作十二生肖仿生机械2019-02-14
- 埃因霍温科技大学:研究人员使用3D打印机复制微血管结构2019-02-13
- 创想三维:3D打印机几大热门应用行业2019-02-12
- 3D打印磁网机器人可漂浮在水面上时重塑和抓取物体2019-01-26
- 荷兰大学生利用金纳米粒子3D打印变色杯2019-01-25
- 全国首例3D打印术置换双膝关节在昆明圆满成功2019-01-24
- 美国陆军研究3D打印陶瓷防弹衣,灵感来源鲍鱼壳 2019-01-23
- 2019巴黎春夏高级定制时装周来袭!今年依旧少不了3D打印元素2019-01-22
- 德国用纳米纤维素3D打印人造耳,为先天性耳廓畸形儿童重建耳廓2019-01-21
- 3D打印医学应用:用人造脊髓为神经“搭桥” 让瘫痪大鼠再度行走2019-01-18